创建特色学院 钱江学院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发布人:钱江学院 分工会
发布时间:2012-03-21
访问量:64
近年来,钱江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鼓励师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经统计,近四年,钱江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5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其中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文章4篇),出版专著17部,获得专利13项,获得各类奖项37项。
国家级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9年9月,理学分院孙燕博士的课题“特异性抗菌NO修饰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分子机制研究”(50903026/E031301)被立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实现了钱江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11年6月,新闻传播分院张艳梅博士的课题“‘戏改’与当代越剧生态”(11CZW020)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实现了钱江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11年,信息与机电工程分院杨长生教授申报的课题“长距离、移动目标的虹膜实时捕获与识别系统“(2011C11053)被列为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类重点项目,这是钱江学院教师首次获得此类课题。
省部级奖项实现了新的增长
2010年,法学分院孙红卫副教授等的论文《“侦查管辖中心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09年度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院长曹明富教授荣获“十佳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成为杭州市该年度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同年,钱江学院曹力铁教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科普及专家”,这是钱江学院教师首次获此荣誉。
高水平论著实现了质的飞跃
近年来,钱江学院教师刻苦钻研,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方面取得质的飞跃。2008年5月23日,外国语言文化分院郭社森副教授在国际公认的科学界权威期刊——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第320卷,第5879期)通信(LETTERS)专拦发表题为Sciences Education:Should Facts Come First?的文章,成为钱江学院乃至杭州师范大学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第一人。次年,郭社森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该刊物发表两篇文章——Robot rights(与张干周老师合作)(载《Science》,2009年,第323卷,第5916期)、User feedback shapes internet progress(载《Science》,2009年,第325卷,第5946期)。2010年,郭社森再度携手张干周、翟润老师,第4次在该刊物发表文章:Applying Privacy Guidelines(载《Science》,2010年,第327卷,第5971期)。这是钱江学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成果,为钱江学院进入国际学术领域、提升钱江学院国际化办学层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期,钱江学院也涌现了一批能在国际学术期刊或国内一级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科研骨干,他们的文章或被SSCI、SCI、EI等收录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