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校工会 发布时间:2012-05-29 访问量:168
李安,男,1974年生,心理学硕士、法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法律(犯罪)心理学、刑法学研究。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教学、科研与管理
在教学上,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因精湛的业务水平与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上深受学生爱戴。任教以来,在教学考核上一直都是“优秀”, 2006年被法学院评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007年被杭州师范大学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2008年被杭州师范大学评为“教坛新秀”、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除了自身教学外,还积极促进团队建设,负责《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负责《刑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负责《证据科学实验室》建设。
在科研上,坚信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现已出版了专著3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2册,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文献转载,主持完成研究国家基金课题3项、省部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杭州市青年英才”获“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入选杭州市跨世纪131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在管理上,担任法学院副院长一职,分管学科与研究生工作,成绩显著。我们法学院成立时间短、底子薄,在学位点的申报等工作方面压力很大。作为分管院长,与班子其他成员齐心协力,在学校创一流超常规的发展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2010年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申报中,集中团体智慧,通过科学论证,不知经过多少次加班到深夜的辛勤工作,尽可能消除申报表上的任何一处细节错误,最后达到自己的满意状态才送出去评审。功夫不负有心人,法学学科终于获得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使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成功挤入省属高校法学院的第一方阵。
二、家庭方面
如果事业是一个人活得社会认可与实现价值的表现,那么家庭是一个人活得情感幸福与休憩养生之处。其实两者本不矛盾,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实这两者都处理好需要一种境界,我还相差甚远。我对家庭始终存有愧意,对妻子关心的太少、对孩子也照顾不够。我只是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衣食无忧、知足常乐。本人内心深处喜欢教学、钟情学术,理想成为有思想的学者、为社会公义提供知识理念的法学家。我并不喜欢律师职业。但实际证明,我在律师实务中有着比学术更多的灵感,在我指导下或我办理的案件很多出奇制胜、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当然我也会获得丰厚的经济报酬。较之于学术,虽然律师行业也能给我带来一些赞誉与特定的成就感,但始终没法给我的心灵一种饱足感。所以,我不愿浪费过多时间在律师事务方面。一年我会挑选几个案件处理即可,我常记知足常乐。
和睦相处、心存感恩。我爱人与我一样有着同样的事业,但为我她牺牲了许多。我们有两个小孩(双胞胎),孩子的抚养、家庭的琐事,虽有老人或保姆的帮忙,但大多是我爱人承担的。我对长辈、爱人,以及保姆都心存感激。因为她们对孩子的成长都付出了心血。特别是我爱人,她还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去年她评职称没通过,我特别自责,毕竟我副教授、正高都是破格晋升的,她素质等均比我好,如果没有这些耽误,也一定能顺利晋升。所以,我怀着对她们的感恩、记着自己的内疚,自然也会尽可能地去理解她们,尽可能为她分担一些事情。所以家庭气氛很好,其乐融融。
在与朋友、邻居相处,做到与人为善。临近不惑,方知家庭的重要,亲情的可贵。事业与家庭都好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难得的一份荣誉。
李安,男,1974年生,心理学硕士、法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法律(犯罪)心理学、刑法学研究。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教学、科研与管理
在教学上,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因精湛的业务水平与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上深受学生爱戴。任教以来,在教学考核上一直都是“优秀”, 2006年被法学院评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007年被杭州师范大学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2008年被杭州师范大学评为“教坛新秀”、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除了自身教学外,还积极促进团队建设,负责《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负责《刑法学》重点学科建设、负责《证据科学实验室》建设。
在科研上,坚信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现已出版了专著3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2册,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文献转载,主持完成研究国家基金课题3项、省部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杭州市青年英才”获“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入选杭州市跨世纪131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在管理上,担任法学院副院长一职,分管学科与研究生工作,成绩显著。我们法学院成立时间短、底子薄,在学位点的申报等工作方面压力很大。作为分管院长,与班子其他成员齐心协力,在学校创一流超常规的发展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2010年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申报中,集中团体智慧,通过科学论证,不知经过多少次加班到深夜的辛勤工作,尽可能消除申报表上的任何一处细节错误,最后达到自己的满意状态才送出去评审。功夫不负有心人,法学学科终于获得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使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成功挤入省属高校法学院的第一方阵。
二、家庭方面
如果事业是一个人活得社会认可与实现价值的表现,那么家庭是一个人活得情感幸福与休憩养生之处。其实两者本不矛盾,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实这两者都处理好需要一种境界,我还相差甚远。我对家庭始终存有愧意,对妻子关心的太少、对孩子也照顾不够。我只是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衣食无忧、知足常乐。本人内心深处喜欢教学、钟情学术,理想成为有思想的学者、为社会公义提供知识理念的法学家。我并不喜欢律师职业。但实际证明,我在律师实务中有着比学术更多的灵感,在我指导下或我办理的案件很多出奇制胜、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当然我也会获得丰厚的经济报酬。较之于学术,虽然律师行业也能给我带来一些赞誉与特定的成就感,但始终没法给我的心灵一种饱足感。所以,我不愿浪费过多时间在律师事务方面。一年我会挑选几个案件处理即可,我常记知足常乐。
和睦相处、心存感恩。我爱人与我一样有着同样的事业,但为我她牺牲了许多。我们有两个小孩(双胞胎),孩子的抚养、家庭的琐事,虽有老人或保姆的帮忙,但大多是我爱人承担的。我对长辈、爱人,以及保姆都心存感激。因为她们对孩子的成长都付出了心血。特别是我爱人,她还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去年她评职称没通过,我特别自责,毕竟我副教授、正高都是破格晋升的,她素质等均比我好,如果没有这些耽误,也一定能顺利晋升。所以,我怀着对她们的感恩、记着自己的内疚,自然也会尽可能地去理解她们,尽可能为她分担一些事情。所以家庭气氛很好,其乐融融。
在与朋友、邻居相处,做到与人为善。临近不惑,方知家庭的重要,亲情的可贵。事业与家庭都好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难得的一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