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人物

智慧·美丽·理性·沉稳---记校师德标兵吴静老师

发布人:校工会   发布时间:2016-11-14   访问量:95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的吴静老师是应用化学系副主任,也是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美国Boston College的博士后,而且目前已主持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一个浙江省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PNAS 、 JAC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也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还获得了国际专利三项。尽管吴老师在学术上获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她仍是很谦虚。

第一次与吴老师见面,感觉很亲切,特别是老师的微笑,给人一种温暖,可以拉近谈话者和老师的距离。她用最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最严谨的态度从事着科学研究,以其卓越的才华与温柔的微笑征服了一颗颗年轻的心。

目标,是人生活的动力,能让你在转瞬间蜕变成为另一个自我,是人存在所必须的寄托。吴老师在精神上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斗志。可见,目标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是人生的指标石,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而又珍贵的寄托,是人生积极的催化剂。

吴老师现在是化学教育061班的班主任,在开学的时候,吴老师就对学生讲过,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要懂得珍惜,即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和短暂的时间,珍惜班集体的荣誉,珍惜缘分和同学之间的友情,珍惜生命,这几个珍惜正是吴老师对同学们的谆谆嘱咐,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怀。作为班主任,吴老师还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及时的帮助与解决。吴老师还对她的学生强调来大学学习并不是来浪费时间的,要有所学,有所得,要明白含窗苦读十余载而上大学是为什么,上大学是来干什么的,目标的明确性和定位是很重要的。这给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

一年的国外生活使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拥有异国文化的情调,即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失败不要紧,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信念是支持人走向科学的重要支柱。

吴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吴老师值班的时候,经常走访学生寝室,晚自修教室,与学生聊聊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她总是鼓励学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懂得扬长避短,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每个人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她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要充分尊重他们,从内心里、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个性。她善于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发现和促进其潜力。不过她也常告诫学生要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成功没有捷径,厚积才能勃发,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回报。她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学习、生活和内在思想情况,从而恰到好处地做好关键之处的引导。她始终相信“世上没有优生、差生之分,虽然天赋各有不同,但是只要我的学生都勤奋向上,他们个个都是最棒的!”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她的学生们,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一种无私,一种奉献是个人胸襟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提升了个人的内涵。而吴老师就是这两者的体现者,在为人师者,倾其所有,竭尽所能,另一方面,自身却如百川入海般的广博,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真正的学者,真正的益友。心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吴老师用心与学生交流,用真心去教导,爱护每个学生,用关心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是吴老师为我们所做的,而我们打心底的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发自肺腑的感激他对我们的教诲和作为前辈的关爱,作为益友的劝说。从吴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宽广的胸怀,一种无私的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她的学生应该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一种更加无私的爱,一种对学业孜孜不倦追求的动力。

师者,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坚韧,有着“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有着“不尽长江滚滚来”却能稳若泰山屹立于山顶,坚定不移的稳固,此实为人生的觉悟,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的展现,师者,让人崇敬,却也辛勤,劳苦,不失为时代的指路人,指引年轻的我们去奋斗,去认知,去创造无数的奇迹,推动时代的丰轮,去造就美好的明天。师者,解惑亦推动着你我前进,师者,不辞劳苦亦孜孜不倦的辛勤耗作。

吴老师也密切地关注着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她经常建议学生们去看各种课外书,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其应用前景,以积极的心态去听听不同的讲座,努力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汲取各方面先进的思想;她还告诉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掌握有效方法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各方面的自学能力。

吴老师的这样的高度责任感,外加对年轻一代的希望,让学生深感到了发自内心的真诚,是那样的倾其所有,恨不能将毕生所知在瞬间传授于我们,这份真诚,热心,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是一种默默的无悔的奉献。


智慧·美丽·理性·沉稳---记校师德标兵吴静老师

校工会   2016-11-14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的吴静老师是应用化学系副主任,也是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美国Boston College的博士后,而且目前已主持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一个浙江省杰出青年团队项目,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PNAS 、 JAC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也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还获得了国际专利三项。尽管吴老师在学术上获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她仍是很谦虚。

第一次与吴老师见面,感觉很亲切,特别是老师的微笑,给人一种温暖,可以拉近谈话者和老师的距离。她用最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最严谨的态度从事着科学研究,以其卓越的才华与温柔的微笑征服了一颗颗年轻的心。

目标,是人生活的动力,能让你在转瞬间蜕变成为另一个自我,是人存在所必须的寄托。吴老师在精神上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斗志。可见,目标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它是人生的指标石,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而又珍贵的寄托,是人生积极的催化剂。

吴老师现在是化学教育061班的班主任,在开学的时候,吴老师就对学生讲过,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需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要懂得珍惜,即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和短暂的时间,珍惜班集体的荣誉,珍惜缘分和同学之间的友情,珍惜生命,这几个珍惜正是吴老师对同学们的谆谆嘱咐,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怀。作为班主任,吴老师还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及时的帮助与解决。吴老师还对她的学生强调来大学学习并不是来浪费时间的,要有所学,有所得,要明白含窗苦读十余载而上大学是为什么,上大学是来干什么的,目标的明确性和定位是很重要的。这给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上了很好的一课。

一年的国外生活使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拥有异国文化的情调,即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失败不要紧,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信念是支持人走向科学的重要支柱。

吴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吴老师值班的时候,经常走访学生寝室,晚自修教室,与学生聊聊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她总是鼓励学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懂得扬长避短,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每个人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她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要充分尊重他们,从内心里、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个性。她善于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发现和促进其潜力。不过她也常告诫学生要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成功没有捷径,厚积才能勃发,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回报。她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学习、生活和内在思想情况,从而恰到好处地做好关键之处的引导。她始终相信“世上没有优生、差生之分,虽然天赋各有不同,但是只要我的学生都勤奋向上,他们个个都是最棒的!”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她的学生们,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一种无私,一种奉献是个人胸襟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提升了个人的内涵。而吴老师就是这两者的体现者,在为人师者,倾其所有,竭尽所能,另一方面,自身却如百川入海般的广博,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真正的学者,真正的益友。心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吴老师用心与学生交流,用真心去教导,爱护每个学生,用关心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这是吴老师为我们所做的,而我们打心底的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发自肺腑的感激他对我们的教诲和作为前辈的关爱,作为益友的劝说。从吴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宽广的胸怀,一种无私的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作为她的学生应该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一种更加无私的爱,一种对学业孜孜不倦追求的动力。

师者,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坚韧,有着“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有着“不尽长江滚滚来”却能稳若泰山屹立于山顶,坚定不移的稳固,此实为人生的觉悟,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的展现,师者,让人崇敬,却也辛勤,劳苦,不失为时代的指路人,指引年轻的我们去奋斗,去认知,去创造无数的奇迹,推动时代的丰轮,去造就美好的明天。师者,解惑亦推动着你我前进,师者,不辞劳苦亦孜孜不倦的辛勤耗作。

吴老师也密切地关注着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她经常建议学生们去看各种课外书,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其应用前景,以积极的心态去听听不同的讲座,努力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汲取各方面先进的思想;她还告诉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掌握有效方法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各方面的自学能力。

吴老师的这样的高度责任感,外加对年轻一代的希望,让学生深感到了发自内心的真诚,是那样的倾其所有,恨不能将毕生所知在瞬间传授于我们,这份真诚,热心,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是一种默默的无悔的奉献。


杭州师范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