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校工会 发布时间:2025-07-12 访问量:0
杭师大2025年教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营
——校内资源协同解“看护之忧”,师范生实战锤炼育“未来之师”
如何让教职工在期末工作冲刺阶段无后顾之忧?杭州师范大学校工会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7月11日,为期两周的2025年教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营。本次暑托班采用“幼儿园专业托管+教育学院实践课堂”双轨模式,精准覆盖3岁至小学四年级学龄段,共服务113名教职工子女(幼儿段61人+少儿段52人)。
一、专业守护:幼儿园里的“成长夏令营”
在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内,61名3-6岁教职工子女按年龄分入托幼班、中班、大班。由幼儿园专业教师团队全程带班,依托园内优质场地资源,打造“玩中学”的沉浸式体验。奥尔夫音乐课培养节奏感知,创意绘画与手工课激发艺术表达;运动馆每日开展趣味体能游戏,搭建馆变身创意工坊,阅读馆营造故事森林。“孩子每天回家都念叨老师教的新游戏,”一位青年教师感慨,“专业幼儿园托管让我们能百分百专注工作。”
二、青春赋能:大学生带娃的“六艺”实践
面向小学段教职工子女,校工会与经亨颐教育学院深度合作,在师生活动中心208室开设少儿班。52名孩子由教育学院“艺润童心 师大同行”实践团(12人)全程教学。团队以学院“六艺”文化品牌为核心,开发50节融合美育与心理关怀的特色课程。师范生自主设计音乐律动、创意手工、团体心理游戏等互动内容。大三学生陈益峰作为班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从教案编写到课堂管理的全流程实践。“管理52个‘小太阳’是巨大挑战,”他笑称,“但孩子们从喧闹到专注的蜕变,让我们读懂教育的力量。”家长代表们纷纷点赞:“孩子每天回家兴奋分享‘小老师’教的音乐游戏和手工作品,我们也能安心投入期末工作,实实在在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资源协同:1+1>2的服务创新
双轨模式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禀赋。幼儿园提供标准化保育与成熟课程体系,解决低龄幼儿照护刚需;经亨颐教育学院打造创新课堂,为师范生提供真实讲台,输出青春活力。暑托班是校工会“我为教职工办实事”的关键举措,是整合校内力量的创新实践,幼儿园专业团队保障托底,教育学院青春力量注入活力,共同构建“放心托+快乐学”的服务闭环。今年暑托班参与人数较去年增长100%,教职工满意度颇高。
据悉,本次暑托班是校工会第二年举办暑期托管服务。未来,校工会将扩大“服务+育人”双效益,拓展暑托班容量、增设特色课程模块,并探索与更多学院共建实践基地,让教职工安心工作与师范生能力提升实现“双向奔赴”。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杭师大2025年教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营
——校内资源协同解“看护之忧”,师范生实战锤炼育“未来之师”
如何让教职工在期末工作冲刺阶段无后顾之忧?杭州师范大学校工会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7月11日,为期两周的2025年教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营。本次暑托班采用“幼儿园专业托管+教育学院实践课堂”双轨模式,精准覆盖3岁至小学四年级学龄段,共服务113名教职工子女(幼儿段61人+少儿段52人)。
一、专业守护:幼儿园里的“成长夏令营”
在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内,61名3-6岁教职工子女按年龄分入托幼班、中班、大班。由幼儿园专业教师团队全程带班,依托园内优质场地资源,打造“玩中学”的沉浸式体验。奥尔夫音乐课培养节奏感知,创意绘画与手工课激发艺术表达;运动馆每日开展趣味体能游戏,搭建馆变身创意工坊,阅读馆营造故事森林。“孩子每天回家都念叨老师教的新游戏,”一位青年教师感慨,“专业幼儿园托管让我们能百分百专注工作。”
二、青春赋能:大学生带娃的“六艺”实践
面向小学段教职工子女,校工会与经亨颐教育学院深度合作,在师生活动中心208室开设少儿班。52名孩子由教育学院“艺润童心 师大同行”实践团(12人)全程教学。团队以学院“六艺”文化品牌为核心,开发50节融合美育与心理关怀的特色课程。师范生自主设计音乐律动、创意手工、团体心理游戏等互动内容。大三学生陈益峰作为班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从教案编写到课堂管理的全流程实践。“管理52个‘小太阳’是巨大挑战,”他笑称,“但孩子们从喧闹到专注的蜕变,让我们读懂教育的力量。”家长代表们纷纷点赞:“孩子每天回家兴奋分享‘小老师’教的音乐游戏和手工作品,我们也能安心投入期末工作,实实在在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资源协同:1+1>2的服务创新
双轨模式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禀赋。幼儿园提供标准化保育与成熟课程体系,解决低龄幼儿照护刚需;经亨颐教育学院打造创新课堂,为师范生提供真实讲台,输出青春活力。暑托班是校工会“我为教职工办实事”的关键举措,是整合校内力量的创新实践,幼儿园专业团队保障托底,教育学院青春力量注入活力,共同构建“放心托+快乐学”的服务闭环。今年暑托班参与人数较去年增长100%,教职工满意度颇高。
据悉,本次暑托班是校工会第二年举办暑期托管服务。未来,校工会将扩大“服务+育人”双效益,拓展暑托班容量、增设特色课程模块,并探索与更多学院共建实践基地,让教职工安心工作与师范生能力提升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