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钱立青 发布时间:2007-10-20 访问量:62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加强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培养未来教育的师范院校,在师范学生中开展早期师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命,不仅仅是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重要是以自己的品行、素养去影响人、塑造人。教师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的教师要做好早期师德教育工作,对在校的师范学生加强理论灌输和常规管理,为其日后走上教师岗位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师范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具有可塑性大和模仿性强的特点,极易受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各种思潮席卷而来,许多学生专业思想难以巩固,不能正视教师职业,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从教的心理准备,即使毕业后手执教鞭,也不会有教师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付出,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师范院校的工作者要准确在把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存在的心态,及时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早地从师德抓起。新生入学后就要全面地开展师德教育,逐步树立师德意识和理想,通过一些教育活动来培养师德情感和锻炼师德意志,尽可能地缩短师德形象培养的周期。
开展早期师德教育,要同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并融注其中。通过理论学习,将师德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让学生明确做人之道、为师之道,逐步掌握师德规范准则。这种师德认识程度如何,决定着师德信念和意志的坚强情况,与师德行为的高尚与否直接相关。加强学校管理,营造早期师德教育的环境,重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师德行为习惯,使其对师德规范做到意识性地遵守,同时,这种“行”的规范促进“知”“情”“意”“信”的深化发展。
师范院校教师首先要做到为“师”师表,以身立教,修身律已,这种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师范学生起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教师的形象教育是对师范学生起着最直接、最有影响的作用。抓住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习活动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这种亲身体会更有效地激发了师范学生对教师事业的崇敬。另外,每年以教师节为主题在校内校外开展一些尊师重教活动,展示教师辛勤工作的成果,体现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认同,另外可以把学陶师陶活动作为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教学内容。
上一篇: 完善和创新高校教代会民主监督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加强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培养未来教育的师范院校,在师范学生中开展早期师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命,不仅仅是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重要是以自己的品行、素养去影响人、塑造人。教师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师范院校为培养未来的教师要做好早期师德教育工作,对在校的师范学生加强理论灌输和常规管理,为其日后走上教师岗位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师范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具有可塑性大和模仿性强的特点,极易受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各种思潮席卷而来,许多学生专业思想难以巩固,不能正视教师职业,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从教的心理准备,即使毕业后手执教鞭,也不会有教师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付出,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师范院校的工作者要准确在把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存在的心态,及时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早地从师德抓起。新生入学后就要全面地开展师德教育,逐步树立师德意识和理想,通过一些教育活动来培养师德情感和锻炼师德意志,尽可能地缩短师德形象培养的周期。
开展早期师德教育,要同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并融注其中。通过理论学习,将师德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让学生明确做人之道、为师之道,逐步掌握师德规范准则。这种师德认识程度如何,决定着师德信念和意志的坚强情况,与师德行为的高尚与否直接相关。加强学校管理,营造早期师德教育的环境,重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形成师德行为习惯,使其对师德规范做到意识性地遵守,同时,这种“行”的规范促进“知”“情”“意”“信”的深化发展。
师范院校教师首先要做到为“师”师表,以身立教,修身律已,这种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师范学生起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教师的形象教育是对师范学生起着最直接、最有影响的作用。抓住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习活动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这种亲身体会更有效地激发了师范学生对教师事业的崇敬。另外,每年以教师节为主题在校内校外开展一些尊师重教活动,展示教师辛勤工作的成果,体现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认同,另外可以把学陶师陶活动作为师范学校师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