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校工会 发布时间:2011-06-04 访问量:254
音乐学院 金奇老师
金奇老师在讲台上度过了26个春秋。26年来金奇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不断扩大教学领域,成为音乐学院公认的教学多面手。他开设的《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视唱练耳》《歌曲作法》《小提琴演奏》和《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均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普遍喜爱这个能将各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老师。
金奇奉信“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他教书育人,从不放过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因为怕在学生评议中被打低分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的顾虑。对于上课迟到,蓬头垢面,衣着邋遢的学生金奇会当面提出批评,并告诫学生:一个不爱学习、不守纪律、不知道珍惜时间,不会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将来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实上学生对这个一身正气的老师充满了敬畏,给他的评议分也总是最高的。
金奇曾任两届音乐教育系主任。他特别要求音教系的同学要有礼貌和教养,路上看到老师不论是教你的还是没教你的都要问候“老师好!”他凭着奉献精神将音教系一年一度的学生音乐基本功比赛坚持了五年,这项比赛为学生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10年,教育部举办“珠江·凯撒堡杯”全国音教专业学生音乐基本功比赛,金奇带领我校参赛队赴厦门参赛。参赛期间,金奇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管理、照顾学生的工作,苦活累活一人承担。每当他们乘坐的大巴一到比赛现场他就第一个跳下车跑去抢钢琴为比赛的同学争取更好的赛前热身条件;由于比赛场地与练琴场所不在一处,为了保存学生体力,他将学生留在琴房练琴,自己则每天两次掐着点步行将近一公里去校外叫车回来将学生送到比赛场地;他奔走于各个赛场为学校和学生留下珍贵的比赛影像资料;比赛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利他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继续完成好下面的比赛。在他的率领下,三位参赛同学团结一心,越战越勇,最终分获个人全能一、二、三等奖和钢琴单项奖,还联手为学校夺得团体二等奖,我校代表队在参赛的42所高校中位列第四,取得了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金奇是一位称职的班主任。他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一员,和同学一样缴纳班会费,并每次都以承担活动的一半费用的方式鼓励、支持班级开展有益的活动。他要求学生处理好生活细节,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金奇班上的一个女生在换专业课老师的时候因为耍小聪明最终没换成,金奇通过这件事告诉她“诚信”有多重要;一个男生两次被宿舍同学排挤在外,通过了解金奇发现该生身上有胡乱花钱、不注意生活小节的毛病,金奇告诉该生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将来很难取得辉煌的成就,一个男孩子现在要对自己和家长负责,将来还要对妻子和孩子负责,随意挥霍,不善理财日后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20年来,金奇三任班主任,他以中华民族传统正面的道德观念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有良心、讲真话,孝敬父母,不损人利己,做一个高尚的人。他所带的班级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和正气。
金奇还是学生心目中的“活雷锋”,只要顺路,所有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同学都可以搭他的顺风车。一次金奇外出开会,校门口碰上一个急着回家打不上车的女同学,于是就很自然地带她一程。可是半途下起了大雨,金奇就干脆先把她送到了汽车东站,然后绕道再去会场;还有一天晚上金奇下班回家,校门口碰上急着赶火车的范宇龙同学,结果金老师又成了学生的司机。平时金奇从来不随便使唤学生,有时请学生帮忙,他总以请学生吃饭的形式感谢他们。多年来金奇尽己所能帮助同学,从不要求回报,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卢伟娣、王军锋、施鑫感谢金奇帮助他们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吴晓芳、陈琼琼感恩在金奇的帮助和推崇下成为浙江省一线的年轻歌手;最近金奇又帮助06级毕业生袁晨峰考取了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对此,金奇的回答很简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金奇是一个在全国拥有一定影响的作曲家。在近十年中,他出版了个人创作专辑CD唱片三张、个人作品专著1部、并成功举办过个人作品音乐会;作品二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音乐创作大奖;部分获奖作品已被中央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收为专业声乐教材出版发行,其中《会唱歌的月亮》获广电部首届广播电视新歌评选一等奖,被中国音协列为中国“金钟奖”声乐大赛参赛指定曲目。专业上金奇以一个“明星教师”的形象对学生产生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写好作品教好书,金奇按照“德艺双馨”的标准规划自己的人生,杭州师大“优秀班主任”、杭州师大“教学十佳”、“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象征他一步步坚实走来的脚印。2010年,金奇以最高票当选杭师大第二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给他的颁奖词写道:“集音乐创作、制作、教学于一身的他多年来潜心耕耘于他的精神田地,‘阳光、正气、唯美、专业’的音乐创作风格凝聚了他的艺术哲学,阳光正气、随和低调、淡薄名利、坦诚质朴的为人处世风格深深影响了一代代音乐后人。五线谱的起承转合见证了他音乐人生的波澜壮阔,音符的婉转跳跃诠释了他执教生涯的潮起潮落。业精于专的学习,孜孜不倦的工作,终将为自己谱写伦德艺术一曲华章。”
上一篇: 杭师大首届师德标兵——总务部蔡云飞老师
下一篇: 杭师大首届师德标兵——理学院詹士昌老师
音乐学院 金奇老师
金奇老师在讲台上度过了26个春秋。26年来金奇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不断扩大教学领域,成为音乐学院公认的教学多面手。他开设的《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视唱练耳》《歌曲作法》《小提琴演奏》和《钢琴即兴伴奏》等课程均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普遍喜爱这个能将各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老师。
金奇奉信“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他教书育人,从不放过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因为怕在学生评议中被打低分而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的顾虑。对于上课迟到,蓬头垢面,衣着邋遢的学生金奇会当面提出批评,并告诫学生:一个不爱学习、不守纪律、不知道珍惜时间,不会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将来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实上学生对这个一身正气的老师充满了敬畏,给他的评议分也总是最高的。
金奇曾任两届音乐教育系主任。他特别要求音教系的同学要有礼貌和教养,路上看到老师不论是教你的还是没教你的都要问候“老师好!”他凭着奉献精神将音教系一年一度的学生音乐基本功比赛坚持了五年,这项比赛为学生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10年,教育部举办“珠江·凯撒堡杯”全国音教专业学生音乐基本功比赛,金奇带领我校参赛队赴厦门参赛。参赛期间,金奇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管理、照顾学生的工作,苦活累活一人承担。每当他们乘坐的大巴一到比赛现场他就第一个跳下车跑去抢钢琴为比赛的同学争取更好的赛前热身条件;由于比赛场地与练琴场所不在一处,为了保存学生体力,他将学生留在琴房练琴,自己则每天两次掐着点步行将近一公里去校外叫车回来将学生送到比赛场地;他奔走于各个赛场为学校和学生留下珍贵的比赛影像资料;比赛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利他都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继续完成好下面的比赛。在他的率领下,三位参赛同学团结一心,越战越勇,最终分获个人全能一、二、三等奖和钢琴单项奖,还联手为学校夺得团体二等奖,我校代表队在参赛的42所高校中位列第四,取得了我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金奇是一位称职的班主任。他把自己当做班级的一员,和同学一样缴纳班会费,并每次都以承担活动的一半费用的方式鼓励、支持班级开展有益的活动。他要求学生处理好生活细节,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金奇班上的一个女生在换专业课老师的时候因为耍小聪明最终没换成,金奇通过这件事告诉她“诚信”有多重要;一个男生两次被宿舍同学排挤在外,通过了解金奇发现该生身上有胡乱花钱、不注意生活小节的毛病,金奇告诉该生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将来很难取得辉煌的成就,一个男孩子现在要对自己和家长负责,将来还要对妻子和孩子负责,随意挥霍,不善理财日后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20年来,金奇三任班主任,他以中华民族传统正面的道德观念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有良心、讲真话,孝敬父母,不损人利己,做一个高尚的人。他所带的班级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和正气。
金奇还是学生心目中的“活雷锋”,只要顺路,所有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同学都可以搭他的顺风车。一次金奇外出开会,校门口碰上一个急着回家打不上车的女同学,于是就很自然地带她一程。可是半途下起了大雨,金奇就干脆先把她送到了汽车东站,然后绕道再去会场;还有一天晚上金奇下班回家,校门口碰上急着赶火车的范宇龙同学,结果金老师又成了学生的司机。平时金奇从来不随便使唤学生,有时请学生帮忙,他总以请学生吃饭的形式感谢他们。多年来金奇尽己所能帮助同学,从不要求回报,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卢伟娣、王军锋、施鑫感谢金奇帮助他们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吴晓芳、陈琼琼感恩在金奇的帮助和推崇下成为浙江省一线的年轻歌手;最近金奇又帮助06级毕业生袁晨峰考取了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对此,金奇的回答很简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金奇是一个在全国拥有一定影响的作曲家。在近十年中,他出版了个人创作专辑CD唱片三张、个人作品专著1部、并成功举办过个人作品音乐会;作品二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音乐创作大奖;部分获奖作品已被中央音乐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收为专业声乐教材出版发行,其中《会唱歌的月亮》获广电部首届广播电视新歌评选一等奖,被中国音协列为中国“金钟奖”声乐大赛参赛指定曲目。专业上金奇以一个“明星教师”的形象对学生产生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写好作品教好书,金奇按照“德艺双馨”的标准规划自己的人生,杭州师大“优秀班主任”、杭州师大“教学十佳”、“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象征他一步步坚实走来的脚印。2010年,金奇以最高票当选杭师大第二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给他的颁奖词写道:“集音乐创作、制作、教学于一身的他多年来潜心耕耘于他的精神田地,‘阳光、正气、唯美、专业’的音乐创作风格凝聚了他的艺术哲学,阳光正气、随和低调、淡薄名利、坦诚质朴的为人处世风格深深影响了一代代音乐后人。五线谱的起承转合见证了他音乐人生的波澜壮阔,音符的婉转跳跃诠释了他执教生涯的潮起潮落。业精于专的学习,孜孜不倦的工作,终将为自己谱写伦德艺术一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