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工会 发布时间:2021-01-14 访问量:464
1月8日,新年初始,在学校青博会的支持下,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举办了“2021年新年学术沙龙”活动。来自医学部各院系的20余位老师参加了活动。此次学术沙龙活动还特别邀请了药学院的黄智慧教授、基础医学院的邱猛生院长、潘孝本副院长、汪虎副院长、章国卫教授担任专家,对参与汇报的每位老师给与点评并提出宝贵建议。
此次学术沙龙为青年博士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契机,汇报内容涉及到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造血干细胞、抗癌等生命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神经科学研究是医学的最后堡垒,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汇报。
在交流活动中,2021年新入职的临床医学院沈丽博士、附属医院袁晶华博士、基础医学院程凯莹、汪宇慧博士、方欣老师等汇报了既往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计划。王欢欢老师从环境出发,阐述了PM2.5暴露对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胡楠荼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光照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研究;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王志国、刘军老师从细胞衰老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端粒G-四链体解旋的分子机制、端粒蛋白基因RIF1/2敲除延长酵母非有丝分裂细胞寿命的机制。从临床出发,白血病、血友病、阿尔兹海默病一直是医学需要攻克的难题,黄睿和张玲玲老师分别汇报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于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疗效研究、肝脏再生与造血干细胞衰老的代谢调控研究;方欣和曹丽颖老师分别汇报了肉苁蓉总苷改善阿尔兹海默病学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SARM1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退行病变和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
交流碰撞,擦出新的火花。每个学科都是息息相关的,医学研究更是如此。通过一个上午的汇报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在黄智慧教授等专家的答疑解惑下,青年博士对科研课题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同时,此次活动也加强了彼此的了解,为未来的科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邱院长也表示,希望能将学术沙龙常态化,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其中,将科研搞上去,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定期请校外的专家团队过来交流指导,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
学术沙龙现场
上一篇: 校工会走访慰问医学部困难职工
1月8日,新年初始,在学校青博会的支持下,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举办了“2021年新年学术沙龙”活动。来自医学部各院系的20余位老师参加了活动。此次学术沙龙活动还特别邀请了药学院的黄智慧教授、基础医学院的邱猛生院长、潘孝本副院长、汪虎副院长、章国卫教授担任专家,对参与汇报的每位老师给与点评并提出宝贵建议。
此次学术沙龙为青年博士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契机,汇报内容涉及到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造血干细胞、抗癌等生命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神经科学研究是医学的最后堡垒,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汇报。
在交流活动中,2021年新入职的临床医学院沈丽博士、附属医院袁晶华博士、基础医学院程凯莹、汪宇慧博士、方欣老师等汇报了既往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计划。王欢欢老师从环境出发,阐述了PM2.5暴露对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胡楠荼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光照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研究;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王志国、刘军老师从细胞衰老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端粒G-四链体解旋的分子机制、端粒蛋白基因RIF1/2敲除延长酵母非有丝分裂细胞寿命的机制。从临床出发,白血病、血友病、阿尔兹海默病一直是医学需要攻克的难题,黄睿和张玲玲老师分别汇报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于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疗效研究、肝脏再生与造血干细胞衰老的代谢调控研究;方欣和曹丽颖老师分别汇报了肉苁蓉总苷改善阿尔兹海默病学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及信号通路研究、SARM1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退行病变和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
交流碰撞,擦出新的火花。每个学科都是息息相关的,医学研究更是如此。通过一个上午的汇报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在黄智慧教授等专家的答疑解惑下,青年博士对科研课题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同时,此次活动也加强了彼此的了解,为未来的科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邱院长也表示,希望能将学术沙龙常态化,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其中,将科研搞上去,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定期请校外的专家团队过来交流指导,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
学术沙龙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