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

杭师大2012年度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集体——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

发布人:校工会   发布时间:2013-03-24   访问量:90

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 女性负责人:史丽云

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成立于1998年7月,现有分子医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形态学实验室(组胚、病理、生物)、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微生物学)、机能学实验室(药理、生理、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等 5 个实验教学实验室,直接落实了校教务处和医学部下达的实验教学任务,分别承担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医用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法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22门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

目前实验中心拥有实验用房面积8640平方米,其中人体解剖教学实验室8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2个、形态多媒体教学实验室5个、新一代生物信号采集实验教学系统实验室4个、生物化学教学实验室2个、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4个,药学教学实验室2个、标本陈列室2个、实验准备室13个。本中心已获得省、部共建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每年100万元左右,目前实验教学中心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2672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2577万元。实验中心承担杭州师范大学医学14个专业、2个层次本科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开出实验项目数约240个(未计探索性实验数), 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达50万人时数。

实验中心已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核心骨干,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技术队伍,教师52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8人,实验室勤工人员3 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3人,占37.5%;具有中级技术职务者5人,占63.5%;11人中女性有8人,占72.7%,尽管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实验技术人员离定编岗位11人还缺编3人,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完成了本年度的实验教学任务,很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得要求。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年教学工作量约38.9万学时,共承担22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根据各课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实验分组方式:1套互动显微系统/人,个人观察切片(形态学);3-4人/组,多人协作进行实验操作(其它)。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时>50%总学时,局部解剖学采用“学生先解剖操作,教师后理论小结”形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中心实验考核根据各课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如辨认人体正常或病理结构的标本考试,尸体解剖操作考试,辨认病原体的标本考试,机能学实验操作、结果准确度考核和面试,药学实验操作考核等。
本着“强化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效果”的原则,提升学生的学习、科研环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动手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积极推动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后续的学习、科研以及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三年来获得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61 项,其中省级15项,校级46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19篇,学生作品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

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等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就已经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尸体解剖等操作训练,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解剖标本的制作,增加实验标本,为学校增加教学标本,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向本院各专业的师生开放,实验室开放面大,师生覆盖面广。

近年来中心构建了先进的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和数字切片系统,购进了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验室间组成局域网,实行了多媒体网络化实验教学。在此基础上创立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新模式。

实验室开放的内容包括:教学、科研、课外科技活动、完成开放式实验等。实验室的开放能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方便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变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效果

在多媒体引导或辅助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实验系统和生物信号采集教学实验系统进行形态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并对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式管理,使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密切联系临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现象了解,比较病理的形态特征、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等方法使基础医学课程更加贴近临床医学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整合实验课程(验证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的同时,树立、贯彻实验教学的新理念。

3.加强科研设计型教学平台建设,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训练

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技术平台,在原有组织学实验教学平台、细胞学实验教学平台、蛋白组实验教学平台、基因组实验教学平台、病原学实验教学平台、免疫学实验教学平台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各平台的建设,使各平台的设备充实并先进。学院聘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开设“开放式、研究性”实验,通过教师讲座、学生自我训练、学生业余时间的自主开放型实验等多种手段,吸引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实验中心先进的实验平台,从事课外科学研究,使学生受到较全面、严格的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学生作品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项,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突出以适应21世纪我国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工作核心,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 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 ,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主要成果 :

1. 近5年来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 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 30 余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 项、浙江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 3 项、杭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 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4 项。

2.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 促进了杭州师范大学医科的精品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 由于突出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 杭州师范大学的 《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分别获省精品课程和市精品课。

3.《实验生理学教程》教材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并写入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白皮书。

4.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促进了学校名牌专业和学科建设:杭州师范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名牌专业 ; 药理学获省重点学科 ; 病原生物学获浙江省重点学科。

5.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①建设基础医实验教学中心的理念和体制新 , 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 , 有一支较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

②创建了 “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 ” 的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中的代表性实验课程 — 实验生理科学和分子医学技能为全国首创的独立实验课程。正式出版具有自己特色的《实验生理科学教程》、《分子医学技能》等教材。

③ 率先提出并实施“实验寄生虫学”、“系解-局解相结合三段式解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运用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总结、推广成功的开放式、探索性实验教学经验,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开放式、研究性”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

④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创新人才。 取得了一批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实验创新成果 , 学生有多篇正式发表的论文和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等。

⑤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6.改造解剖实验室通风及实验室建设。利用暑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保质及时完成实验室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实验室的通风问题,为广大师生服务。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杭师大2012年度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集体——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

校工会   2013-03-24

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 女性负责人:史丽云

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部实验中心成立于1998年7月,现有分子医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形态学实验室(组胚、病理、生物)、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微生物学)、机能学实验室(药理、生理、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等 5 个实验教学实验室,直接落实了校教务处和医学部下达的实验教学任务,分别承担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医用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法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22门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

目前实验中心拥有实验用房面积8640平方米,其中人体解剖教学实验室8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2个、形态多媒体教学实验室5个、新一代生物信号采集实验教学系统实验室4个、生物化学教学实验室2个、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室4个,药学教学实验室2个、标本陈列室2个、实验准备室13个。本中心已获得省、部共建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每年100万元左右,目前实验教学中心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2672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2577万元。实验中心承担杭州师范大学医学14个专业、2个层次本科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开出实验项目数约240个(未计探索性实验数), 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达50万人时数。

实验中心已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核心骨干,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技术队伍,教师52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8人,实验室勤工人员3 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3人,占37.5%;具有中级技术职务者5人,占63.5%;11人中女性有8人,占72.7%,尽管中心人员结构不合理,实验技术人员离定编岗位11人还缺编3人,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完成了本年度的实验教学任务,很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得要求。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年教学工作量约38.9万学时,共承担22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根据各课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实验分组方式:1套互动显微系统/人,个人观察切片(形态学);3-4人/组,多人协作进行实验操作(其它)。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时>50%总学时,局部解剖学采用“学生先解剖操作,教师后理论小结”形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中心实验考核根据各课程不同特点采用不同形式,如辨认人体正常或病理结构的标本考试,尸体解剖操作考试,辨认病原体的标本考试,机能学实验操作、结果准确度考核和面试,药学实验操作考核等。
本着“强化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效果”的原则,提升学生的学习、科研环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动手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积极推动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后续的学习、科研以及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三年来获得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61 项,其中省级15项,校级46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19篇,学生作品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

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等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就已经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等知识,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尸体解剖等操作训练,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解剖标本的制作,增加实验标本,为学校增加教学标本,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向本院各专业的师生开放,实验室开放面大,师生覆盖面广。

近年来中心构建了先进的数码互动显微实验室和数字切片系统,购进了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验室间组成局域网,实行了多媒体网络化实验教学。在此基础上创立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新模式。

实验室开放的内容包括:教学、科研、课外科技活动、完成开放式实验等。实验室的开放能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方便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变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实验效果

在多媒体引导或辅助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实验系统和生物信号采集教学实验系统进行形态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并对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开放式管理,使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密切联系临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正常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现象了解,比较病理的形态特征、动物病理模型的制备等方法使基础医学课程更加贴近临床医学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整合实验课程(验证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的同时,树立、贯彻实验教学的新理念。

3.加强科研设计型教学平台建设,开展学生实践创新训练

充分利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技术平台,在原有组织学实验教学平台、细胞学实验教学平台、蛋白组实验教学平台、基因组实验教学平台、病原学实验教学平台、免疫学实验教学平台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各平台的建设,使各平台的设备充实并先进。学院聘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开设“开放式、研究性”实验,通过教师讲座、学生自我训练、学生业余时间的自主开放型实验等多种手段,吸引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实验中心先进的实验平台,从事课外科学研究,使学生受到较全面、严格的科研训练,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近年来学生作品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一项,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各一项。

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突出以适应21世纪我国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工作核心,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 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 ,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主要成果 :

1. 近5年来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 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 30 余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 项、浙江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 3 项、杭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 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4 项。

2.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 促进了杭州师范大学医科的精品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 由于突出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 杭州师范大学的 《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分别获省精品课程和市精品课。

3.《实验生理学教程》教材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并写入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白皮书。

4.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促进了学校名牌专业和学科建设:杭州师范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名牌专业 ; 药理学获省重点学科 ; 病原生物学获浙江省重点学科。

5.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①建设基础医实验教学中心的理念和体制新 , 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 , 有一支较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

②创建了 “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 ” 的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中的代表性实验课程 — 实验生理科学和分子医学技能为全国首创的独立实验课程。正式出版具有自己特色的《实验生理科学教程》、《分子医学技能》等教材。

③ 率先提出并实施“实验寄生虫学”、“系解-局解相结合三段式解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运用研究性教学的新理念,总结、推广成功的开放式、探索性实验教学经验,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开放式、研究性”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

④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创新人才。 取得了一批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实验创新成果 , 学生有多篇正式发表的论文和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等。

⑤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6.改造解剖实验室通风及实验室建设。利用暑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保质及时完成实验室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实验室的通风问题,为广大师生服务。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好评。

杭州师范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